GB/T 38336-2019《工业、科学和医疗机器人 电磁兼容 发射测试方法和限值》是一项针对工科医机器人电磁骚扰发射测量的国家标准。下面为您详细介绍该标准的主要内容、应用及其重要性。
标准号:GB/T 38336-2019
中文名称:工业、科学和医疗机器人 电磁兼容 发射测试方法和限值
英文名称:Industrial, scientific and medical robots—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ission methods of measurement and limits
发布与实施日期:2019年12月10日发布,2020年7月1日正式实施。
归口单位:全国无线电干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79)。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性质:推荐性国家标准(GB/T)。
标准状态:现行。
本标准规定了:
设备类型:工业、科学和医疗(工科医)用机器人,包括但不限于:
工业机器人:如焊接机器人、喷涂机器人、搬运机器人、加工机器人、装配机器人、洁净机器人等。
医疗机器人:用于医院、诊所的医疗或辅助医疗的机器人。
科学机器人:教学和实验用机器人等。
频率范围:0 Hz~400 GHz(对尚未规定限值的频段,不必测量)。
不适用范围:无人机、玩具、娱乐机器人等。
本标准主要规定了工科医机器人产生电磁骚扰电平的发射测量程序以及相应的限值要求。
术语和定义:
标准采用了GB/T 4365-2003《电工术语 电磁兼容》、GB/T 12643-2013《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 词汇》等标准中界定的术语,并明确了“机器人”、“移动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医用机器人”、“电磁环境”、“电磁骚扰”、“(电磁)发射”、“端口”等关键术语的定义。
工科医机器人分类:
标准将工科医机器人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并提供了详细的分类举例(参见附录A)。
固定式工科医机器人:如大多数工业用机器人。
移动工科医机器人:具有移动功能,需在充电模式和工作模式下分别测试。
测试模式与运行状态:
优先选择模式1和模式2,若不能涵盖最大发射状态,则选择自定义模式。
机器人在接通电源或充电时可正常工作,测试应在连接电源或充电时按模式2进行。
若机器人在充电和内部电池供电状态下均能工作,则需在两种状态的工作模式下测试,无需单独进行模式1(充电模式)。
固定式工科医机器人:按标准规定的典型工作模式进行试验。若预设模式未覆盖最大发射状态,可选择自定义模式,并在报告中说明。
移动工科医机器人:需在充电模式和工作模式下分别测试。测试模式的选择遵循以下原则:
测量条件与试验布置:
传导测试布置:区分台式设备和落地式设备。
辐射测试布置:区分台式设备和落地式设备。
移动式工科医机器人:应由绝缘材料支撑(高度不超过15 cm),使驱动轮悬空自由移动。若高度不足,应增加支架高度并在报告中记录。
测量条件:应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试验布置:
测量设备:需符合GB/T 6113.101、GB/T 6113.102等引标对测量设备的要求。
发射限值要求:
标准对工科医机器人的电磁发射规定了明确的限值,主要包括:
谐波电流发射与电压波动和闪烁:限值要求参考GB 17625.1、GB/T 17625.2等标准。
电源端子和电信端口的传导骚扰:规定了在150 kHz至30 MHz频率范围内的限值。
电磁辐射骚扰限值:规定了在30 MHz至400 GHz(或具体频段,如1 GHz)频率范围内的限值。测试时需在电波暗室中进行,测量天线在不同极化方向和高度下接收到的辐射骚扰场强。
用户文件与试验报告:
用户文件:制造商应提供足够信息,确保用户能按预期条件操作设备,并将电磁骚扰降至最低。
试验报告:应详细记录试验条件、配置、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等信息。
测量不确定度:
考虑到测量本身的不确定性,评估测量结果时应考虑测量不确定度,通常参考GB/T 6113.402或其他相关标准。
保障设备兼容性与可靠性:工科医机器人常工作在复杂电磁环境中,其自身产生的电磁骚扰可能干扰其他设备,同时也易受外部干扰。本标准通过统一测试方法和限值,确?;魅嗽谠て诨肪持械绱派欧⑸淇刂圃诤侠硭?保障其与周边设备的电磁兼容性(EMC)和运行可靠性。
提升产品质量与安全性:符合EMC标准是工科医机器人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体现,有助于减少因电磁干扰引发的误动作或性能下降,特别是在医疗等高风险应用领域。
规范市场与促进贸易:为标准实施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提升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便利国际贸易。
指导设计与整改:为制造商在产品设计、预测试和正式认证测试阶段提供明确指南,帮助其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EMC问题,降低研发风险和成本。
测试的严谨性与安全性:电磁兼容测试需在专业实验室由 trained personnel 操作,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并注意操作安全。
早期融入设计:生产企业应在产品设计初期就融入EMC设计理念(如屏蔽、滤波、接地、PCB布局优化),而非事后补救,这样才能更高效、经济地满足标准要求。
完整符合性评估:需注意本标准仅涉及电磁发射(EMI)的要求。对于工科医机器人,通?;剐杪愕绱趴谷哦?EMS)方面的要求(如GB/T 18268系列标准或其他相关产品标准),以全面评估其电磁兼容性能。
GB/T 38336-2019为工业、科学和医疗机器人的电磁兼容发射测试提供了详尽、统一的方法和限值要求。其核心目的在于:
控制电磁骚扰:确保工科医机器人产生的电磁骚扰不超过限值,维护电磁环境和谐。
提供测试规范:为制造商、检测机构和认证单位提供明确、可操作的测试依据。
助力产业发展:提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促进机器人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对于工科医机器人的制造商、检测人员和设计工程师而言,深入理解并严格遵循该标准是确保产品合规性和市场成功的关键一步。
关于创京检测
上海创京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成?于2018年 , 是?家专业的第三?医疗器械检验检测公司,公司拥有多项权威资质认证,已获得国家CNAS和CMA双C资质,在行业内具备高度公信力。 在检测能力方面,公司检测范围广泛,涵盖EMC电磁兼容、安全性能测试、环境可靠性、软件测试、体外诊断(IVD)等各类医疗器械的注册检测和咨询等。出具权威资质的检验检测报告,已获得国家药监局 、省药监局 、审评中心的认可,为医疗器械在性能、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把关。
创京检测严格按照ISO/IEC17025打造实验室管理体系。公司拥有独?核心实验室:10米法电磁兼容实验室、3米法电磁发射半电波暗室、3米法全电波暗室、电磁干扰屏蔽室、静电测试屏蔽室、电磁干扰抗扰度屏蔽室、电?安全实验室、可靠性实验室、软件测试实验室、振动运输实验室、光学实验室、高频手术设备检测实验室、超声设备检测实验室。可随时迅速响应各?业客?在各领域的不同需求,提供近距离、本地化的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