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4338.4-2018《轨道交通 电磁兼容 第3-2部分:机车车辆 设备》是一项关于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国家标准。下面为您详细介绍该标准的相关信息。
标准号:GB/T 24338.4-2018
中文名称:轨道交通 电磁兼容 第3-2部分:机车车辆 设备
英文名称:Railway applications—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Part 3-2: Rolling stock—Apparatu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8年6月7日
实施日期:2019年1月1日
替代关系:替代GB/T 24338.4-2009
采用国际标准:修改采用IEC 62236-3-2:2008 (MOD)
中国标准分类号 (CCS):S35
国际标准分类号 (ICS):29.280
发布单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全国轨道交通电气设备与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本标准规定了轨道机车车辆电气和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发射与抗扰度要求 。
适用设备:适用于机车车辆车载设备 。附录A列出了典型设备示例 。
需测试的设备:包括牵引变流器、辅助发电机、直流辅助电源(蓄电池)、电子控制电源、信号和通信设备、电子人机接口设备、环境调节设备、旅客信息设备、门控制设备、列车运行辅助设备、旅客服务辅助设备、列车管理系统、电子电源、制动控制系统等 。
无需测试的设备:包括主断路器、牵引变压器、牵引电动机等 。
频率范围:0 Hz~400 GHz。没有限值要求的频段不需要进行测试 。
环境考量:标准考虑到了轨道机车车辆的内部环境和轨道的外部环境,以及其他装备(如手提式无线电发射装置)对设备的干扰 。
不适用范围:标准规定的辐射发射要求不适用于ITU定义的无线发射机的有意发射;抗扰度的限值不适用无线设备EMC相关标准中规定的除外频段;也不适用于启动或停止设备时的瞬态发射 。
本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射试验和限值以及抗扰度试验和限值,并规定了性能判据、试验条件等 。
试验条件:
试验应在由制造商认定的典型运行工况下进行,以产生最大的发射或对噪声有最大敏感度 。
如果设备是系统的一部分,应在连接了测试端口所必要的辅助设备的最小系统配置下进行试验 。
如果设备有大量类似端口,应选择足够数量的端口(如至少4个或总数的20%)以模拟实际运行条件 。
发射试验和限值:
试验和限值按每个端口规定 。
低频传导发射:适用于交流牵引电源端口、直流牵引电源端口、交流或直流辅助电源端口、蓄电池参考端口、信号和通信过程测量控制端口等 。
高频辐射发射:主要适用于机箱端口 。明确了150kHz-30MHz频段的传导骚扰限值 。
抗扰度试验和限值:
交流辅助电源输入端口:需进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浪涌(冲击)、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等抗扰度试验 。
信号和通信、过程测量和控制端口:需进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等抗扰度试验 。有资料提及浪涌冲击试验信号端口可能可不测试 。
机箱和机柜端口:需进行射频电磁场辐射(包括数字无线电话的射频电磁场辐射)、静电放电等抗扰度试验 。规定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需达到10V/m严酷等级 。静电放电试验和浪涌冲击试验符合性能判据B即可 。
试验和限值根据端口类型规定 :
性能判据:
标准中规定了性能判据(第4章),用于评估设备在试验后的性能表现。例如,抗扰度试验后,设备应满足标准中规定的性能等级要求(如性能判据B)。
基础通用标准:本标准的具体规定应与GB/T 24338.1的通用规定一起使用 。
协同应用的标准:在实践中,本标准常与EN 50155(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电子设备)、GB 25119(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电子装置)、IEC 61373(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等标准协同使用,共同构成设备可靠性验证体系 。
引用标准:包括GB/T 4365、GB/T 9254、CISPR 16-1、GB 4824以及GB/T 17626系列(如GB/T 17626.2, GB/T 17626.3, GB/T 17626.4, GB/T 17626.5, GB/T 17626.6)等 。
GB/T 24338.4-2018替代了GB/T 24338.4-2009 。主要变化包括:
采用国际标准版本更新:2009版修改采用IEC 62236-3-2:2003 ,而2018版修改采用IEC 62236-3-2:2008 。
技术内容更新:2018版根据IEC 62236-3-2:2008进行了技术内容的更新和调整,以适应技术的发展和对电磁兼容性要求的提高。
目的:确保机车车辆设备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其产生的电磁骚扰不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保障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营 。
常见问题与难点:在实测中,常见问题包括高频段辐射发射超标、电源端口浪涌防护不足、机械振动导致连接器失效等 。技术难点可能包括忽视设备工作模式切换时的瞬态发射、低估多设备集成后的电磁耦合效应、忽略低温环境下屏蔽效能的变化等 。
测试建议:建议采用标准附录推荐的方案(如屏蔽接地方案),并结合其他标准(如GB 21563的冲击测试要求)进行结构优化 。对于新品研发,建议早期介入预检测以降低后期整改成本 。
上海创京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成?于2018年 , 是?家专业的第三?医疗器械检验检测公司,公司拥有多项权威资质认证,已获得国家CNAS和CMA双C资质,在行业内具备高度公信力。 在检测能力方面,公司检测范围广泛,涵盖EMC电磁兼容、安全性能测试、环境可靠性、软件测试、体外诊断(IVD)等各类医疗器械的注册检测和咨询等。出具权威资质的检验检测报告,已获得国家药监局 、省药监局 、审评中心的认可,为医疗器械在性能、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把关。
创京检测严格按照ISO/IEC17025打造实验室管理体系。公司拥有独?核心实验室:10米法电磁兼容实验室、3米法电磁发射半电波暗室、3米法全电波暗室、电磁干扰屏蔽室、静电测试屏蔽室、电磁干扰抗扰度屏蔽室、电?安全实验室、可靠性实验室、软件测试实验室、振动运输实验室、光学实验室、高频手术设备检测实验室、超声设备检测实验室。可随时迅速响应各?业客?在各领域的不同需求,提供近距离、本地化的专业服务。